一、項目概述
此次項目線路總長9公里,屬于高山地區,地勢起伏較大,植被較密,此前該線路已有有人機飛過一次,但由于山區起降和操作程度都過于耗費時間,此次選擇大疆M300+L1作為線路補充數據。此次獲取的數據主要用于上級主管部門的精細化巡檢,所以此次對L1的要求還是挺高的,不僅電線,絕緣子等都要有足夠的點云,還要保證地面點的厚度,***后還要保證和以往的數據相互連接。
二、項目需求
為了快速獲取全線9公里的電力線路的全部點云數據(包含絕緣子清晰點云數據)
三、項目難點
1.所在測區地形起伏較大,高山迭起,相比傳統有人機,受地形起降限制條件較多,且耗時、經濟等因素增大。
2.時間緊,任務重,要求當天就要點云數據。基于以上兩點,所以我們給出以下解決方案。
四、解決方案
首先我們確定技術思路,電力巡線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把該線路上的每一級電塔和線路的走勢以點云的形式展現出來,那么我們給出的技術實施方案為:
M300+L1+P4R+WPM+DJITerra
人數2人,一人負責用精靈4RTK采集每個塔頭的精確經緯度信息,另一人獲取好精確數據后采用WPM規劃電力廊道數據航線,導入遙控器后執行航線。***后在大疆智圖生產數據,現場出點云數據。
五、技術實施流程
1.設備準備:
2.測區規劃:查看現場的KML文件,確定一個制高點,分兩次把線路上的塔頭數據全部采集完成。
3.使用WPM電力廊道規劃航線
1)將精靈4RTK的照片按照順序編號(注意不可以越級跳塔)導入規劃軟件
▲塔頭整理照片
2)根據WPM電力廊道功能進行編輯
▲根據采集的照片導入軟件設計
▲航線設計
4. 將編輯好的KML文件直接導入M300的遙控器中,執行航線。本次我們采用的重復掃描,雙回波,240K。這樣的設置主要是滿足高航速的點密度,電力廊道要的是表面,對穿透沒那么高要求,所以建議注重提升航速的屬性,提高單架次的效率。
▲L1相機設置參數
▲遙控器航線界面
5.執行完畢之后,我們將L1的數據從SD卡中拷貝出來,到大疆智圖,現場跑出點云。
▲模型展示
▲點云質量報告